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丛书)

来源: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8-12-24

书名: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
作者:陈兴鹏  张子龙  薛冰
书号:ISBN 978-7-311-05174-7 
定价:112.00元
内容简介
  系统整合了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观点,探索研究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现实背景、发展路径和操作规范,相信能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同时,也能够补充完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论的空白。
             
 
目录
摘要/ 001
第一部分
第一章绪论/ 003
第一节研究背景/ 003
1 环境经济学/ 004
2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 006
3 环境社会学/ 008
第二节研究思路/ 008
第三节研究方法/ 009
1 能值分析/ 009
2 生态足迹/ 009
3 系统动力学/ 010
第二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概况/ 012
第一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界定/ 012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概况/ 013
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背景/ 013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特征/ 015
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成分及人口总数变化情况/ 015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016
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概况/ 017
第三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演变/ 019
第一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019
1 经济发展总体特征分析/ 019
2 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027
3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030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评价/ 036
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036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041
3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能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049
4 青海省的能值评价分析与结果/ 056
5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能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064
第三节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072
1 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072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演变分析/ 077
第四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088
1 生态足迹方法理论及计算模型/ 088
2 新疆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090
3 宁夏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092
4 青海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095
5 甘肃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097
6 结论/ 100
第四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分析/ 102
第一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分析/ 1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2
2 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的时序分析/ 104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效应分析/ 114
1 变量选取与分析方法/ 116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双向动态影响分析/ 118
第三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压力动态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 141
1 结构分解模型/ 141
2 环境压力模型函数构建/ 142
3 环境压力变化的结构分解模型/ 144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45
第四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性分析/ 160
1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160
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162
3 环境、经济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164
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 169
第二部分
第五章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175
第一节民族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175
第二节藏传佛教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176
1 藏传佛教文化的主要表征及分布/ 176
2 藏传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78
3 藏传佛教文化中环境因素的论述/ 179
4 外界环境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181
5 实证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183
6 主要结论/ 184
第三节伊斯兰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185
1 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表征及分布/ 185
2 伊斯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87
3 伊斯兰文化中环境因素的论述及影响/ 191
4 实证研究:城市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以宁夏吴忠市为例/192
5 主要结论/ 194
第四节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对比分析/ 195
1 少数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195
2 少数民族文化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二重性/ 195
3 正确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95
第六章分类指导的区域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选择/ 197
第一节总体功能分区/ 197
1 分区依据/ 197
2 分区结果/ 197
第二节重点建设区域/ 198
1 重点建设区域选择依据/ 198
2 重点建设区域选择结果/ 199
第七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效应/ 202
第一节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202
1 模型的构建/ 202
2 模型参数/ 204
3 模型各子系统说明/ 204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基础运行结果分析/ 206
1 甘肃“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基础运行结果/ 206
2 青海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基础运行结果/ 208
3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基础运行结果/ 209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基础运行结果/ 210
5 主要结论/ 211
第三节降低资源依赖性的“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212
1 降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系统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212
2 降低青海省经济系统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214
3 降低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系统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215
4 降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系统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215
5 主要结论/ 218
第四节基于技术进步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响应/ 218
第五节增大环保投资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响应/ 220
第六节结论/ 222
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现行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222
2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2
3 加快技术进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具有显著的推进效果/ 223
4 国家投资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223
第八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224
第一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224
1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 225
2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226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 227
1 核心——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 227
2 文化和价值基础——生态文明/ 230
3 技术支撑——环境友好型技术/ 230
4 制度保障——绿色政治制度/ 235
第三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238
第四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238
1 发展体现环境价值的有机产业/ 238
2 基于自然和社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模式/ 245
3 以适度公平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生态消费模式/ 249
4 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机制/ 251
第九章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加快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研究/ 254
第一节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概念/ 254
1 系统的概念/ 254
2 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概念/ 256
第二节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结构/ 256
1 经济发展支持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 256
2 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内部结构/ 258
第三节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提升措施与愿景展望/ 264
1 生产子系统的提升措施/ 264
2 消费子系统的提升措施/ 267
3 分解子系统的提升措施/ 268
4 构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系统/ 271
第四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以甘南为例/ 273
1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然、社会与经济发展概况/ 273
2 甘南州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73
3 甘南州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的提升措施/ 275
第十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 278
第一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挑战/ 278
1 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78
2 经济发展基础的落后性和薄弱性/ 279
3 全球化视野下的挑战性/ 280
第二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特殊性/ 281
1 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性/ 281
2 多元文化交叉影响的深远性/ 281
3 社会结构层次的多样性/ 282
4 国家政策支持的倾斜性/ 283
第三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般路径/ 284
1 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实现生态文明/ 284
2 转变消费方式,推进生活转型,实现社会文明/ 290
3 转变思维方式,推进意识转型,实现精神文明/ 294
第三部分
第十一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规范/ 299
第一节编制目的/ 299
第二节适用范围/ 299
第三节编制原则/ 299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299
2 地区差异性原则/ 300
3 区域相关性原则/ 300
4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300
第四节主要内容/ 300
1 明确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 300
2 制定了系统化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评价标准体系/ 300
3 提出了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 300
4 设计了面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路径/ 300
5 完善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管理和保障措施/ 301
第五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 301
1 政府机构/ 301
2 社区组织/ 301
3 企业单位/ 302
4 行业协会/ 302
5 非政府组织/ 302
6 其他组织机构/ 303
第六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技术评价及绩效考核体系/ 303
1 技术评价内容/ 303
2 技术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303
3 绩效考核体系/ 305
第七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 305
1 建立面向环境管理的行政决策体系/ 305
2 构建有适用性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306
3 创建新型的环境教育宣传体系/ 307
4 严格建立完备的法律标准体系/ 307
第八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路径建议/ 307
1 结合区域特色,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307
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主导方向/ 308
3 坚持循环经济,构建区域有机产业集群/ 308
第九节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保障体系/ 309
1 建立环境管理和审计体系/ 309
2 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 309
3 有序引导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309
4 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问责机制/ 310
5 加快研发和引进环境友好型的技术/ 310
6 引导推行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 310
第十节附则/ 311
1 术语和定义/ 311
2 其他/ 312
参考文献/ 313
附录主要能流计算公式及能值转换率/ 335
后记/ 339
 
 
 



浏览量:0上一篇:产业共生系统演化与共生效应研究——以金昌为例(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丛书)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以甘肃中部为例(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