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研究新地标——浅评《新地球科学原理导论》

来源: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8-06-22

  《新地球科学原理导论》一书是当代杰出的地球科学家杜乐天先生(中国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功勋科学奖获得者)的辞世之作(2017年9月辞世),更是科学领域的革命之作。这本集大成的研究著作具有令人钦佩的学术精神、开拓精神与革命精神。
  该书系统阐述了杜先生所创立的新地球科学原理。这些科学原理包括:地球排气原理、碱交代作用原理、氢的地球化学原理、氧的地球化学原理、新热液成矿作用原理等。该书极具原创性,指出来自地球深部的超临界流体HACONS是地球内部的动力之源,控制着构造运动、火山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基于此种观念,现有的地质构造学、岩石学、矿床学、气象学等等,都需要重新思考。本书从根本上改写了当代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当代地球科学,一言以蔽之:就是固定化、破碎化。所谓“固定化”,就是将地球理解为一种固定不变的圈层结构(即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所谓“破碎化”是指由于缺少统一的理论基础,地球科学被切割成支离破碎、互不关联的各种专业学科的知识碎片。如气象学、地质学等。该著作针对这种现状发起了一场全新的地球科学革命研究。
  首先,此书提出了整体性的地球科学观。其次,提出了流体(主要是气体)地球观。幔汁是由H(包括氢元素、卤族元素和热)、A(碱族元素)、C(碳)、O(氧)、N(氮)、S(硫)组成的超临界流体。流体(气体)地球观不仅认识到地球各圈层时刻处于变化中,而且揭示出其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为幔汁辐射。为业界理解、掌握整个地球内部变化规律指明了方向。由此也可以概括得出新地球科学理论即为整体的流体地球科学理论。

  杜先生经过数十年坚忍不拔的探索,完成了对现有地球科学理论的系统性革命,构建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地球科学理论体系。该幔汁学说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由他本人提出,经其不断地修改、完善、深化,杜先生也从年富力强的年纪进入到耄耋之年。其曾坦言,“科学研究就是打破旧的权威观念的过程,他的目的只是激发面向真理的真正的科学探索精神”“一旦在概念上冲破牢笼,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会无拘束地发扬和抖擞,就会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式、新的着力点,做出世界上最领先的新成果。”
  在学术价值方面,地球科学是囊括地学、物理学、化学、部分天文学、生物学、环境学、自然灾害学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社会科学知识的巨系统。地球科学如果发生新革命,也就意味着当代自然科学也即将开始新革命,也只有地球科学才具有这类划时代的驱动力和冲击力!本书的科学理论,有着相当重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对地球科学,对更为基础的物理学、化学(如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等),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新方向。该书的科学理论也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在能源、地质勘探、设备制造、自然灾害预防各领域,定将产生重大突破和深远影响。该书革命性的新理论定将影响时代的变迁以及人文的发展!
  在创新程度方面,地球科学革命不仅仅限于科学领域,而且牵涉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大大提升认识世界能力的飞跃。几十年过去了,全球自然科学界没有出现整体地球科学理论专著(板块构造理论触及的只是薄薄的地壳),反映了鲜为人知的西方思维方式及认知能力的致命短板。本书从全新的角度讨论了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大气磅礴、内容详实、论证充分,同时,避免了学术的前沿性与精深的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令人生畏的阅读障碍,本书著者的学问已臻于化境,写法深入浅出,笔法意趣横生,有着一般专业著作少有的幽默与激情。从对地球科学的全新认识开始,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新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科学、经济、社会的影响,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学观点。以往关于地球科学的研究专著多是将地球科学分为不同的方面,本书突破了过去一味地分析、分解、分割,且过于极端,过分地细、精、碎、窄、散、偏的研究思想,从整体考虑地球科学的新方面,如能沿着这些观点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定会揭开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篇章。激励着人们跳出定势思维,重新看待地球科学的发展,这是地球科学研究方面的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




浏览量:0上一篇:月是故乡明:评《尚家沟叙事——一个西北山村的变迁记忆》    下一篇:人民日报发表兰州大学出版社图书《陈家沟延鼎家史》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