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校史·医学篇(1933—2004)

来源: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8-01-03

书名:兰州大学校史·医学篇(1933—2004)

作者:周正荣 主编

书号:ISBN 978-7-311-03474-0

定价:58.00元

购买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编年史,记载了兰州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经验,教育,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专家、教师、实验人员等方面的历史,从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回顾曾经走过的足迹,值此百年华诞之际加以回顾总结,藉以继往开来,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诞生与沿革/00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变迁(1933—1949)/001

一、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时期(1933—1942)/001

二、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时期(1942—1945)/003

三、国立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时期(1945—1946)/003

四、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时期(1946—1949)/004

第二节 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成长(1949—1953)/005

第三节 建院初期的发展(1954—1959)/006

一、独立建院的筹备概况/006

二、艰苦创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009

三、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010

四、教学组织的改革/011

五、积极推行中医教学及西医学习中医活动/012

六、开展科学研究/013

七、关于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013

八、关于1958年的“教育革命”/014

第四节 恢复时期的调整(1960—1965)/016

第五节 “文革”时期的重创(1966—1976)/019

第六节 拨乱反正中的复苏(1977—1982)/021

第七节 80年代的振兴(1983—1989)/024

第八节 90年代的稳定发展(1990—1998)/029

一、完善思想教育体系,齐抓共管/029

二、加强基础文明建设工作,实施“1234567工程”/030

三、抓党校教育,培养骨干队伍/031

四、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031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031

六、加强特困生资助及毕业生就业指导/032

七、积极推动科技进步/033

八、加强教学、生活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034

九、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035

十、以院庆为契机,总结过去,开拓未来/036

第九节 世纪之交的跨越(1999—2003)/037

一、发展思路的调整/037

二、内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038

三、以评促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040

四、党建工作勇于创新,为实现“三上”目标提供有力保证/043

五、抗击“非典”,展示新时期兰医人的精神风貌/043

六、新世纪的九大跨越/044

第十节 2004年的重大转折/048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051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051

第二节 党的组织/053

一、党的组织沿革与发展/053

二、学院历史上的四次党代会/056

第三节 行政机构/059

第四节 教学组织/062

一、教学组织沿革/062

二、系部教学组织基本概况/065

第五节 科研机构/071

第一节 初始阶段的主要领导/075

第二节 兰州大学医学院时期的主要领导/077

第三节 独立建院时期的主要领导/079

第三章 历任领导/075

第一节 初始阶段的主要领导/075

第二节 兰州大学医学院时期的主要领导/077

第三节 独立建院时期的主要领导/079

第四章 师资队伍/098

第一节 管理培养/098

一、独立建院前师资队伍情况/098

二、独立建院初期的师资队伍情况/100

三、调整时期的师资队伍情况/103

四、“文革”期间的师资队伍情况/104

五、80年代的师资队伍情况/106

六、90年代以来的师资队伍情况/109

第二节 专家教授/116

一、独立建院前的专家教授(1933—1953)/116

二、兰州医学院时期的专家教授/117

第三节 风格荣誉/121

第五章 莘莘学子/127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127

一、起步与发展/127

二、管理模式/130

三、导师组与导师准入制度/132

四、课程建设/132

五、考试与考查/133

六、硕士学士论文/134

七、质量监控/134

八、培养成果/137




浏览量:0上一篇:哪儿(上下)长篇女性励志小说    下一篇:兰州大学校史·(上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