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

来源: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7-10-27

书  名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

作  者  郭合芹 著

策划编辑  王永强

责任编辑  李 丽

封面设计  郇 海

开  本  710mm*1020mm 1/16

版  次  2016年9月第1版

印  次  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11-04387-2

定  价  38.00元

前言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丛书,汇集了清代乾隆以前的主要文化典籍,堪称“千古巨制,文化渊薮”,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该丛书共收录书籍3 461种,79 309卷;存目书籍 6 937种, 93 551卷。《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后,为了利于长期保存,供皇帝和士子们阅读,共抄写七部,分别庋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后因战乱,遭到毁损,其中文源阁本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文宗阁、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毁,文澜阁本于1861年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散损。历经劫难的《四库全书》,现仅存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以及半部文澜阁本,文津阁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产生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考证》《禁毁书目》等相关典籍,并派生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摛藻堂四库全书》《四库存目》《四库未收》《四库禁毁》《续修四库全书》等多种丛书,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四库全书》自问世以来,便以它独有的魅力,备受学界关注。近200年来的《四库全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大致可分为乾嘉至光宣年间、民国年间、1949年至今三个阶段,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纂修与流传、档案辑录与整理、《总目》研究、版本目录研究、文化价值及意义的研究、续修与影印及电子版开发等诸多方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一系列关于《四库全书》研究的学术机构,如1993年成立的“海南大学《四库全书》研究中心”,1999年天津图书馆成立的“四库文献中心”,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成立的“《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中心”,2005年成立的“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和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等,为《四库全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四库全书》研究的兴盛,《四库全书》研究上升到了建立学科的高度,“四库学”“四库总目学”“四库全书学”“四库区域文化学”逐渐被提出。

  近200年来,虽然《四库全书》研究的成就显著,但仍有诸多领域,学者们鲜有涉及,如四库学的文化研究仍然是四库学中最薄弱的部分,因而如何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四库全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学界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四库学的研究范围、纂修行者的个体和群体、四库收录之区域文献等也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在继续深入实证和文献研究的同时,转换学术观念,加强理论建设,扩大视野,对《四库全书》及其相关和派生的多种丛书、论著等进行整体和全面研究,借此展开四库学的研究新局面,无疑是当前四库学研究者们值得思索的课题。

  兰州大学史学史专业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1978年全国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史学史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张孟伦先生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此开始了兰州大学史学史的研究事业。2005年经学校批准,建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汪受宽先生任所长。2008年汪受宽先生荣退之后,赵春梅教授继任所长。兰州大学史学史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素以师资雄厚、学风严谨著称,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史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四库学等。经过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兰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不仅在学科建设和史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培养了大批学术成就卓著的史学研究者。

  近十年来,兰州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以《文溯阁四库全书》为中心,确立了以四库学的研究为主要方向,积累了丰富深厚的成果,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此次出版的《四库研究丛书》是兰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四库学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汇集,共收录了汪受宽和安学勇《文溯阁<四库全书>四种校释研究》、刘凤强《四库全书馆发微》、郭合芹《<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徐亮《<四库全书>西北文献研究》四部专著,在《四库全书》的编纂、《文溯阁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四库全书总目》,以及清修《四库全书》与西北地方文献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使史学界更加深入了解《四库全书》,尤其是《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学术价值和文献版本价值,从而促进四库学的研究,推动《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整理研究热潮,促进甘肃省的四库学研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的形势下,对甘肃省的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四库全书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深入《四库全书》的研究和利用,可以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屈直敏

2014年12月4日于兰州大学二分部陋室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之类例观

 

  第一节  《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之分类原则、特点

第二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一节  以大小序、提要揭示史学之流别

  第二节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之旨趣

  第一节  维护封建正统观

  第二节  以史为鉴,以达史学“资治”之作用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提要与史学批评

  第一节  博采善择

  第二节  史实与褒贬

  第三节  论世知人

  第四节  提要内容与史学批评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浏览量:0上一篇:四库全书馆发微(四库研究丛书)    下一篇:文溯阁《四库全书》四种校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