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灵魂——以教育的视角看《阳光的托付》

来源:出版社   发布日期:2021-12-30

李 晖

著名诗人艾青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是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是的,作为语言的精华,诗是诗人浓缩的情感,是对美好的至上表达,是心灵物语。

近日,李树林的诗集《阳光的托付》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的高中数学老师,李树林将其教书与育人、工作与生活、理性与诗性有机地融合,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纵观诗集,李树林以理性的文学语言,记录下了他深切的感受与慨叹,记录下了他哲理性的思考与追问,记录下了他内心的透彻与明悟。诠释自然本真,绽放生命姿态,分享人生智慧,他把自己闪念之间获得的具有深意的灵感露珠收集了起来,正是这些不加修饰的朴素诗句,恰如温和之春风,自然本真地润泽了阅读者的心田。

《生命之美》通过对“春光”“晚秋”“巨浪”“细流”“雄鹰”“雏燕”的陶醉、震撼与惊叹,尽情礼赞生命的丰富多彩。在诗集中,李树林饱含情感,他把“根”与“叶”的逻辑关系,诗意地表达在诗句中,“树叶的翠绿/树干的挺拔/树冠的茂密/是你终生的追求/为了加盟土壤/宁可改变自己的颜色”,这不正是教育者的博大情怀吗?

《大美中国》《会宁,我的红色家园》是整个诗集中为数不多篇幅较长的组诗,饱含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希望》里“种子种进土壤/浇水,施肥,除草/然后等待希望/将爱心装进心里/呵护,启迪,领航/然后成长/理想写在脸上/励志,写作,奋斗/然后进入梦想”,是啊!教育就像农业,需要勤劳和爱心浇灌。

《永远的思念——写给天堂里的妈妈》《父亲是我心中的山》《岳母》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回顾父辈们的艰辛,镜头化的片段无不让人感伤。“岁月是人生的导师/知天命之年/终于读懂了父爱母爱两本大书/母亲给了我血肉和身躯/父亲给了我思想和精神/母爱滋润流年/父爱历练岁月”,如烟过往,诗人构解的虽是贫困又快乐的生活,但在岁月长河里,字里行间充满了正能量,洋溢着精气神。

阳光是通透的。教育的阳光让祖国的花朵尽情拔节,让未来的栋梁自由舒展。辛勤的园丁春蚕吐丝,蜡炬成灰,付出了心血。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李树林用大量的诗篇来书写教育。《我在乎》中他一口气用了十八个“在乎”,表达了深沉的敬畏和悲悯。《我把青春按揭给你》展现教育的奉献与传承。《高考》用理性的语言揭示了高考的意义远远超过一场考试本身,比目标本身重要得多的是过程。《教育究竟是什么》立足哲学家雅斯贝斯的教育名言,践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里“只要心甘情愿/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自然”,道出爱的真谛。《教育不可预设高度》用诗性语言阐释“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育规律。当然,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组诗《致敬函数》无疑是作者理性与诗情的结晶。理重技,无技者无法拥有生活;文关情,缺情者人生难有精彩。凡良好的受教育者,技与情应兼而有之,这便是教育核心任务的本质表达。

诗集《阳光的托付》内容丰富,诗集通过窗户里的光、蓝色的希望、永远的思念、爱是教育的灵魂四个部分,将人文、哲理、爱国、乡土、校园、家庭、亲情、生命、师道、童真、感恩、责任、信念、生活、理想、爱心、善良、数学、艺术、诗意等二十个闪光的词汇纳入了主题,构成了梦想与现实的照进。

教书育人的境界是高尚的、本真的、丰厚的、灵动的。李树林从生活的深处走来,从教育的深思中走来,将睿智和诗性结合、洞察力和想象力铆接,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将人生的真谛、真意和真趣表达纸上,熏陶和启迪学生,这便是诗集《阳光的托付》写作的内涵和阅读的价值。

爱是教育的灵魂,从教育的视角看,《阳光的托付》也许是渺小的柔软的,却也是无畏的无边的,它照亮了作者自己,也赋予读者更多的回味,开卷浅读如海上有风吹起,掩卷深思如白云涌向陆地……




浏览量:0上一篇:诗歌是诗人的一段人生旅途——读《阳光的托付》后有感    下一篇: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到兰州大学出版社慰问出版专家并调研指导工作